这几天,深圳文博会在《四川新闻联播》的“出镜率”实在太高,四川展区、川台元素表现亮眼,其他兄弟省份也使出浑身解数,展现了十八般武艺。
“行走河南” 让历史可触 文化可感 创新可期
一进入河南展区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超大型的复刻甲骨片,上边刻有各种字体的“中”字,展现了汉字历经千年的演变。
“一片甲骨惊天下”,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,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。它如同一个传递中华文明的“信使”,生动诠释了三千年前人类文明的新高度。千年甲骨文在360度冰屏上循环播放,使得甲骨文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。
科技赋能 一秒置身千年前的西夏王朝
文旅深度融合发展,离不开科技的赋能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展区,“西夏陵高沉浸式体验空间”的观众络绎不绝。人们纷纷戴上VR头显设备,来了一场穿越到千年前西夏王朝的奇妙旅行。
此刻,我们仿佛置身贺兰山下的沙漠中,远处是行走的驼队,一只鹰在高空飞翔……由于年代久远,西夏陵的月城、碑亭、阙台等建筑都已损毁,人们无法再看到这座陵墓最初的风貌。然而在这里,通过数字技术对西夏陵周围环境实地全息扫描,在虚拟引擎上高精度还原了西夏陵千年前的面貌,这片历史遗迹仿佛“活化”了!
累了,就来到因为“村超”而火出圈的贵州,来一趟惬意的“户外野营”;饿了,就去甘肃,尝一尝“天水麻辣烫”……在深圳文博会上,各地文化如同璀璨星辰,交相辉映、相互交融,共同绘制出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文化画卷。今天,深圳文博会虽然暂时落下帷幕,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将流传得更远、更久。